|
数据显示,2018年,我国新增生猪养殖相关企业3.38万家,新增数量同比减少36.65%。2019年新增3.15万家,新增数量同比减少6.97%。2020年新增5.28万家,新增数量同比增长67.76%。2021年新增2.46万家,新增数量同比减少53.41%。2022年新增1.63万家,新增数量同比减少33.54%。 2022年猪企基本是“亏半年赚半年”,全年盈利基本靠下半年。此外,与非洲猪瘟前年份相比,近两年生猪价格波动性明显增加,周期有缩短趋势,一线养殖人员感慨:“节奏太快,现在养猪越来越难。”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、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表示,这轮猪周期一个明显特点是周期时间缩短、局部波动变大,随着行业规模化提升,养殖户对于市场反应速度更快,投机性养殖情绪明显增长,诸如二次育肥现象明显增多,当然二次育肥不会影响供给基本面,但会影响供给结构。同时2021年是猪企快速扩张、猪价走势极具反转的一年,这导致行业2021年8-10月份被迫大幅去产能,产能去化影响兑现至2022年,消费方面还有疫情干扰,不过这种现象属于特殊情况,2022年这种产能变动已经相对理性。近期记者从生猪一线电话会议上获悉,目前养殖户和集团猪企出栏积极,但前期压栏和二次育肥大猪仍未出完,根据一线草根调研,420斤的大猪依然占三成左右。通过上市猪企每月销售均价能发现,2022年二季度仅用3个月就从深度亏损到达盈亏线附近,10月行业内实现头均1200元的利润水平,此后猪价一路下跌,12月多数猪企仅保持微利状态。根据布瑞咨询数据,2022年猪价高低点波动达到248%。对于投机性养殖,布瑞克·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表示,情绪对猪价影响在过去几年不断加重,市场参与主体从之前行业从业人员,增加金融人员,信息及直播人员,利益群体发生变化,加上缺少“蓄水池”主体。10月末至今猪价走势除了生猪供应因素,心态变化对猪价影响巨大,一致性观点加重波动。下跌过程会出现三个层次心态变化,滞胀后大家开始心态变化,部分出栏,持续滞胀后,出现快速下跌,利润下降,开始杀利润,深度下跌至成本线后,养殖主体还会面临没有钱买饲料的境况,这个阶段就开始杀现金流。2022年,猪企新增注册量整体下降,以目前猪价波动率和行业趋势来看,2023年仍会有大量中小型养殖主体退出行业,为集团猪企提供市场空间。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马丽媛介绍,国内2021年排名前十的规模养殖企业出栏量在市场中的占比由2016年的4.94%提升至17.02%,排名前二十的规模养殖企业出栏量在市场中占比约为21.41%。温氏股份近期透露,2023年肉猪销售目标为2600万头,2024年为3300万头。从行业外部环境来讲,未来养猪业集中度会逐步提升,大型养猪企业优势会越来越明显,但大型养猪企业不可能无限制扩张,达到一定规模后,需要根据产业发展模式、市场接受程度和政府政策等综合考虑。林国发认为,温氏股份距其2018年历史最高出栏2230万头量仍有一定差距,且2022年末母猪存栏进一步快速提升,预计2023年出栏量维持高增长。其他上市企业,除了部分受限于现金流企业别动放缓扩张进展,其他企业仍会按照计划进行产能扩张。结合上市企业能繁母猪数量情况,预估2023年上市公司出栏量有望达到20%水平。2023年猪价年度高低点波动仍或超过200%,中小型养殖主体每年出栏1-3批,届时如果涨价时候惜售压栏,暴跌时候恐慌出栏,中小养殖企业很可能直接巨亏甚至负债退出行业。朱增勇表示:“截至目前猪价已连续回落10周,旺季出现大幅回落属于超跌现象,目前猪价低迷可能还会维持一段时间,但不会出现2022年深跌现象,不应过度悲观。通过后备母猪和仔猪价格来看,2022年养殖单位补栏情绪相对谨慎,2023年消费有望高于2022年,预计2023年猪价会相对平稳,略高于2022年平均猪价,养殖企业不存在激进行为,保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下还可以保持小幅盈利的状态。近日,新希望在互动平台上表示,公司预计2023年行业产能进一步增加,使猪价下行,但由于产能基数还不算特别大,所以全年均价未必低于2022年。公司将继续推动养猪成本继续下降,出栏量也继续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。
|
|